正在查看旧版本。 查看 当前版本.

与当前比较 查看页面历史记录

版本 1 当前 »

CPU 类型

现代处理器的主要指令集架构(ISA)包括:x86指令集架构、RISC指令集架构。

  • CISC尽可能将任务一次性做完,高效但费脑(性能高、功耗大)
  • RISC则是将任务拆解,分次做完,虽然对个人能力要求不高(性能低、功耗小),代价是效率更低。

其中,x86可以划分为x86-32(英特尔)、x86-64(英特尔)、AMD64(AMD)等三种。

RISC可以划分为ARM、MIPS、Alpha、RISC-V。国产CPU在信创市场已形成“四种技术路径(x86、ARM、MIPS、Alpha)、六大主要厂商(兆芯、海光、鲲鹏、飞腾、龙芯、申威)”的发展格局。

X86 指令集

1、x86指令集为了保持二进制的兼容性,即:上一代芯片的应用程序仍然能运行在下一代芯片中,使之前后系列的芯片成为一个“系列机”,扩展了许多新的指令,导致x86指令集的规模不断膨胀。

2、x86指令集在设计时,采取了一种强指令的方式,即:一条指令可以完成非常强大的功能。例如,一条指令可以完成内存不同位置的整个运算过程,或将一块数据直接从内存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2一个位置,而且这种强大的操作是在1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。

在将近40年的发展历史中,x86由不足200条指令到今天超过1600条指令。

上图列出了x86指令集的MOV指令种类,其可以跳过一系列底层的微操作,实现一个较为复杂的指令功能。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,x86指令集有以下的优点或缺点。注意,缺点也许是优点,优点也许是缺点,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。

  • 由于需要兼容以往的历史版本,x86的硬件设计复杂,这也成为了其历史包袱。但是,塞翁失马、焉知非福,二进制的兼容性获得了IBM的强力支持,让英特尔快速占领了PC和台式机市场。
  • 一条指令的功能很强,这降低了对编译器的要求。另外,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底层指令,早期的汇编程序员面对x86编程时也较为轻松。
  • 多条高效率的指令并行,让单个核的性能强大。早期的处理器,单核架构足以满足应用需求。
  • 必须要大量的冗余晶体管,以实现这种CISC复杂指令集设计。冗余的晶体管带来了大量的面积和功耗开销。

如今,x86指令集在笔记本、台式机、服务器等场景取得了近乎垄断的优势,和IBM有着紧密的联系。可以说,IBM的选择成就了x86指令集的今天,并成就了英特尔这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。

ARM指令集

在上世纪80年代,计算机科学家们分析了大量的程序,发现80%的指令是很少用到的,处理器频繁地使用20%的那部分指令,比如Load指令、条件分支指令、Store指令、比较指令。

因此,早期的RISC指令集、MIPS指令集应运而生,它们砍掉了大量不常用的冗余指令,只保留了最基本、最常用、功能最简单的指令集合。

基于这种RISC指令集设计的处理器架构代表是ARM架构,为了便于不同客户进行定制化修改,其每代均会推出以下三个授权版本:

  • Cortex-A内核,面向高性能应用
  • Cortex-R内核,面向实时系统
  • Cortex-M内核,面向嵌入式设备场景

相比于x86指令集(CISC复杂指令集),ARM这种RISC精简指令集的变化主要是

1、原来大量的冗余指令,以及由于历史原因兼容的指令,都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予以删除。

2、原来的一条x86强指令,在ARM中被多条基本的简单指令替代。

举一个例子:CISC提供的乘法指令,调用时可完成内存a和内存b中的两个数相乘,结果存入内存a,需要多个CPU周期才可以完成;而RISC不提供“一站式”的乘法指令,需调用四条单CPU周期指令完成两数相乘:内存a加载到寄存器,内存b加载到寄存器,两个寄存器中数相乘,寄存器结果存入内存a。

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,或者说,在这样的底层逻辑下,ARM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有如下优点或缺点:

  • 砍掉了大量的x86冗余硬件设计,使得DEC译码器的设计更加简单,节省了大量的面积和功耗开销。
  • 一条ARM指令的功能更加单一和基本,这种指令相比于x86的强指令可以称之为”弱指令“,执行这样的弱指令所需的功耗进一步降低。
  • 由于原来一条x86强指令就可以搞定的事情,在ARM这里需要多条弱指令组合来做,大幅提高了编译器的设计难度,同时提高了汇编语言编程的难度。
  • 由于ARM指令集的处理器,相比于x86指令集的处理器,其在硬件结构上更加简单,因此,单个ARM核的面积和功耗更小,但是其性能也更弱小。这就导致了我们堆叠多个弱小的ARM核来打一个强大的x86核。

ARM 指令集兼容架构

2011 年 10 月,随着 ARM 公司第一款 64 位 ARMv8 架构的发布,标志这 ARM在 HPC 领域的“觉醒”。相比 ARMv7,ARMv8 是一个巨大的跨越:64 位通用计算器、128 位向量寄存器、专为高性能计算新开发的向量指令集 NEON,使 ARM 指令集兼容架构芯片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,可以说 ARMv8 让 ARM 指令集兼容架构芯片从嵌入式或移动设备,进入了高性能计算领域。

2021 年,ARM 公司推出的全新 ARMv9 架构,针对高性能计算的计算负载特征进行了一系列改进,ARMv9 相比于 ARMv8 最主要的区别有三点:AI、改进矢量扩展指令集 SVE2 以及安全。机器学习成为ARMv9 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ARM 公司认为未来 ML 工作负载将会越来越普遍,同时,矩阵乘法指令成为 ARMv9 架构的基础功能,也标志着 ARM 架构对 AI 工作负载支持的强化。

RISC-V指令集

RISC架构随后经历了RISC-I(1981)、RISC-II(1983)、RISC-III(1984)到RISC-IV(1988)四代,却始终未能得到重视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RISC的设计理念催生一系列新架构如MIPS、IBM PowerPC以及现在统治移动边缘端的ARM。


21世纪初期,受当时开源运动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(如Linux等)的影响,为开源芯片设计带来了崭新的前景。

大家认为,RISC-V有望创造继x86、Arm之后的第三波芯片浪潮。RISC-V的灵活性,对定制化、碎片化场景的支撑力度良好,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物联网等终端领域,但在电脑、服务器等领域也已经有了一些尝试。国内RISC-V发展重要事件有:

  • 2018 年9 月 中国RISC-V 产业联盟宣布成立。
  • 2018 年11 月 中国开放指令生态(RISC-V)联盟宣布成立,由倪光南院士担任联盟理事长。
  • 2018 年11月 RISC-V 基金会中国顾问委员会宣布成立。
  • 2019 年7月 阿里巴巴平头哥发布高性能玄铁910 RISC-V 处理器。
  • 2019 年8月 兆易创新发布全球首个基于RISC-V 内核32 位通用MCU。
  • 2020 年3月 基金会总部从美国搬迁到瑞士,宣称是规避政治风险。
  • 2023年8 月,RISC-V中国峰会在京开幕,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、RISC-V国际基金会CEO 卡莉斯塔·雷德蒙德等出席峰会。
  • 2023年11月,阿里平头哥推出了三款基于RISC-V架构的玄铁系列处理器,即将大规模商用。

指令集总结

这两种指令集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两种不同的烹饪风格。有些厨房可能更偏向于复杂多样的烹饪方式,而有些厨房则更喜欢简单高效的烹饪方式。同样地,CPU的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使用CISC或者RISC指令集来设计CPU,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。

  • x86架构:封闭架构,由英特尔和AMD牢牢掌握话语权,AMD给HG授权zen1架构;VIA(台湾威盛)曾获得x86架构Licence授权,后来被Z芯收购;20多年来没有第四家授权,其他芯片公司想用也用不了。
  • 主流架构,生态好,由于被Intel和AMD垄断导致封闭状态,影响了国产x86 CPU厂商的创新进程,目前仍然主要处于“消化、吸收”与“小创新”阶段,但其优势在于能兼容Wintel等原有x86生态。
  • Arm架构:开放架构,虽然由Arm公司所有,但授权开放,需要花钱购买。目前,H为和F腾拥有ARM v8架构永久性授权;阿里平头哥、中兴等国内厂商购买了ARM v9 架构IP授权。
  • 主流架构,生态较好,由于开放授权的商业授权模式,使得国产ARM CPU厂商能够进行更大程度的创新,使得更自主,但需要付出昂贵的授权费。至于是否发展中国自主的ARM v9指令集(进入自主创新阶段),目前无法知悉,但考量因素肯定与生态有关,可能还没有到跟国际ARM生态“脱钩”阶段,毕竟ARM生态在快速追赶x86。
  • MIPS架构:开放架构,目前已开放了MIPS指令集的R6版本,以Wave Computing管理,但也难挽颓势,最后宣布终止开发,加入RISC-V基金会。LX前期基于MIPS架构授权研发,后衍生出LoongArch自主架构。
  • 小众架构,生态弱,加上Wave Computing母公司“叛变”加入RISC-V基金会,国产CPU厂商不得不踏上“自主创新”阶段,直接牺牲掉MIPS原本就单薄的生态。自主创新固然难得可贵,但是需要重新构建自主生态,可谓是“任重道远”。
  • Alpha架构:开放架构,目前已经无实体主张该指令集的权利,但相关专利已被HP、Intel等瓜分。申W前期基于Alpha架构,后衍生出SW64自主架构。
  • 小众架构,生态弱,加上很早就没“妈”了(无实体公司运营),所以国产CPU厂商选择“自主创新”,自然是顺理成章!自主创新固然难得可贵,但是单薄的生态,注定只能在小众市场进行落地。
  • RISC-V架构:开源架构,最特殊,不属于任何机构或国家,开源免费,想用就用,运营成本全靠基金会的兄弟们帮衬。由阿里平头哥主导,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加入RISC-V架构阵营。


  • 无标签